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神舟十八号乘组即将返回,又有一批新的太空实验样品返回地球。太空科学实验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期待呢?来关注中国空间站太空水稻的最新科研进展。
2022年,在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期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获得了成熟的太空水稻种子。近日,这批太空水稻的种子已经在大田里试种,获得丰收。
实验证明:太空可以种出有活力的水稻
目前太空水稻已经有了三代,科研人员对它们和地面种植的水稻进行比对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太空水稻有些什么特点呢?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种子胚胎发育正常,能够发育成有活力的后代。并且,太空水稻第二代植株分蘖数显著多于地面对照。该项实验证明太空中可以长出有活力的水稻种子。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我们在地面也有同样的盒子,可以看到天上和地面长得有挺大的不同。在株型上,叶子的夹角在天上变得特别大,不像地面的植物长得比较紧凑,而叶子夹角大对于高密植物种植是有很大的影响,叶子之间互相遮挡,不能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对它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科研人员对这一现象进一步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找到了一些关键的基因,后续可以通过分子途径对空间植物进行改造,使它夹角变得跟地面一样大,也可以进行很高密度的种植。
除此之外,科研人员还发现在天上种植的太空水稻形态也发生了改变。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这是天上照相机下载的照片,可以看到稻壳大部分都不能关闭。在地面的种子一旦授粉以后,稻壳马上就关闭了,而天上的种子到成熟以后都不能关闭,主要是稻壳外稃的尺寸变得细长导致不能关闭。这个当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我们也在研究。
科研人员发现,在空间环境种的水稻,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太空水稻可能吃起来更甜。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回来后我们把稻米中间断开,断开后进行扫描看淀粉的形状,这里面糖的含量也不一样。天上回来的那些种子,葡萄糖、果糖的含量都显著地高于地面一般的种子。我们算了一下,基本上都高5到6倍。另外,淀粉的含量是差不多的,但是淀粉的组成不一样,还有蛋白质含量也比地面要多一些。如果天上的种子如果煮成饭,吃起来应该很甜。
瞄准空间粮食安全保障 将展开深入研究
2022年,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为期120天的水稻实验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的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
在此之前,国际上在空间站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水稻作为养活了世界上近一半人口的粮食作物,又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太空种植水稻跟地面来比难度大了很多。首先太空是真空环境,所以我们在太空中种水稻一定是人造的环境,就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来种水稻。光、气、水都是要人工来保障,尤其是光,因为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水稻对太阳光的要求还是比较高,我们在太空中种水稻是人工光源,所以太空种水稻还要经过一定的筛选,对水稻进行一些改造,让水稻能够适应人工光照。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实现在太空种水稻,并且实验证明,这些水稻的种子回到地面也具有繁殖能力。未来,科研团队将围绕空间粮食安全保障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窦筠韵 刘璐璐)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滨州3男🔞2女曝光事㊙️件背后的真相与影响,揭示社会潜在问题。的相关文章
黑龙江: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年增长96.8%的相关文章
探访长江水上绿色“驿站”:加油购物、休闲娱乐样样有
中国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综合高铁枢纽——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正式启用
如何全新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重庆大学展出珍贵史料呈现育人历史
学习进行时丨人间重晚晴——习近平总书记尊老爱老的难忘瞬间
系列微纪录·雄关漫道丨三十万人共守一个秘密
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总决赛在贵州台江举行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疆博州水产品“游”到海外市场
两部门:将给乡村建设工匠“评职称”
寒露节气开场北方迎新一股弱冷空气 西南地区维持多雨格局
国际编号为325136号小行星被命名为“钟南山星”
2024北京文化论坛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
“中国板栗之乡”河北宽城:80万亩板栗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