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10月18日电 国新办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谈及“全年GDP增速能否达到5%左右的目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会上表示,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来看,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
第一,前三季度GDP增长4.8%,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前三季度4.8%的增速是来之不易的。今年以来,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外部压力在持续增大,内部又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结构调整的阵痛在持续释放。但是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运行态势。这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这个增速是经济未来持续回升的一个基础。
第二,9月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这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尤其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一批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落地,这极大增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只要有信心了,企业就愿意去投资,消费者就愿意去消费,一些预期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
第三,政策的合力会增强经济回升的动力。一系列政策无论是对投资、对消费、对产业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已出台政策的含金量也非常高,这些政策各地正在抓紧落实,使之尽快转成实物工作量,将会极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中央这次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除了总量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些政策以外,还有一些政策是有利于推动结构优化,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方案也正在落地。所以总量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性的改革政策,会相互配合产生合力。
第四,从一些先行指标来看,也能感受到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和积极变化。比如从10月上旬用电量、一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包括“十一”黄金周的消费情况来看,都预示着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是个大概率事件。价格往往是经济运行很重要的一个先行指标,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10月上旬与9月下旬相比,监测的50种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有33种上涨、3种持平,只有14种下降;而9月中旬与9月上旬相比,只有18种上涨,2种持平,30种下降。价格回升有利于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比如钢材价格、化工产品的价格,都是出现了企稳回升的积极变化。“十一”黄金周的数据显示了中国消费的潜力,假期出行的人数在增加,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7天,国内出游人数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出游花费增长6.3%,出行人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7.9%。
“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我们综合判断,四季度经济会延续9月份已经出现的企稳回升态势。我们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盛来运说。 【编辑:张燕玲】 新闻结尾
沐浴在阳光下的爽⋯好舒服⋯好紧h野战,让身心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释放无尽激情与活力。的相关文章
新华社权威快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推出的相关文章
探访福建平和侯山宫
社论丨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首展 实证明代海上贸易盛景
鄱阳湖大幅“瘦身”湖床变草洲 游客“打卡”鞋山岛
广西南宁东站迎国庆节前出行客流高峰
墨海耕耘六十余载 “老树春深更著花”——田树苌书法艺术展太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