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日电(记者陈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其中,中晚稻收购超2300万吨。
稻谷是第一口粮品种,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0%。当前正值秋粮上市季,各界普遍关注中晚稻市场变化。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近日召开的新季中晚稻产销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专家对后期国内稻谷市场总体持较为乐观的预期,预计新季中晚稻价格总体上平稳运行、优质优价。
“新季中晚稻价格有底可托,收购有条不紊,依质论价、优质优价。2024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2580元/吨和2620元/吨。新季中晚稻已全面上市,收购正由南到北有序展开,10月以来各级储备也已启动收购,收购进度整体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各地稻谷品质不断提升,优质稻谷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当前,优质稻谷价格较普通品种高300~600元/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程敏表示。
由于印度放松大米出口限制,国际市场大米供给由偏紧转为宽松,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与会人员认为,此情况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程敏分析,从当前情况看,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对国内稻米市场影响有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虽有回落,但越南等部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大米进口完税成本依然高于国内同品质大米价格,企业缺乏增加采购积极性。监测显示,10月以来,越南5%破碎率大米进口完税成本比南方销区国产早籼米价格高300元/吨以上。此外,我国对国际大米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以0.7的比率将进口大米粗略折算成稻谷,近5年进口大米占我国稻谷消费的比重均值不到3%,即便在进口最多的2022年,进口大米占我国稻谷消费的比重也仅占4%。今年以来,我国累计进口大米98万吨,同比减少54%,占国内消费比不到1%。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3日 03版)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深入探讨理论片精品的艺术价值与创作理念,让我们领略电影背后的理论与思想。的相关文章
“疆电外送”点亮“万家灯火”的相关文章
业界专家、精英等聚焦AI给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带来的变革
应对飓风“米尔顿” 拜登宣布佛罗里达州进入紧急状态
吉林延边红色游蓬勃发展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开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 完善券商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宁夏银川:国庆铁路运输期预计发送旅客近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