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10月22日电 在应急管理部10月22日举行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雹、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地震、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8402.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36人,紧急转移安置334.7万人次;倒塌房屋5万间,损坏房屋6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048.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32亿元。
申展利介绍,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害时空分布差异明显,灾情呈现“南重北轻”态势。从时间分布看,“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灾害损失较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前三季度的38%和32%。从地域分布看,南方灾情重于北方,湖南、广东、陕西、四川、福建、海南等地受灾较重。
二是降雨极端性强,洪涝和地质灾害突发多发。前三季度,全国平均降水量633.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5%。全国共发生36次区域暴雨过程,多地降雨持续时间长、落区重叠、局地降雨突破极值,引发了洪涝和地质灾害。
三是台风生成时间偏晚,秋台风严重影响华南华东地区。9月上旬的超强台风“摩羯”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造成海南、广东、广西、云南4省(区)273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4人,紧急转移安置45.9万人。
四是南北方阶段性干旱交替发生,川渝和长江中游地区出现旱情。7月随着雨带北抬,华北南部、黄淮和西北东部大部分地区旱情逐渐缓解,局部地区出现旱涝急转。8月以来,受高温少雨影响,川渝和长江中游等地旱情发展,截至9月底,已造成476.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35.2千公顷。
申展利指出,当前,全国各地进入秋冬森林草原防火季,一些地区风雹、洪涝和地质灾害等存在较高风险,必须毫不松懈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李太源】 新闻结尾
体验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带来的热烈激情瞬间,与视觉的极限碰撞,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快感!的相关文章
西藏自治区先天性心脏病阶段性清零行动在拉萨启动的相关文章
同心致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品牌强国工程”发布
奋斗情·青春志——礼赞:在青藏高原守护“天路”
中国警犬大揭秘——马里努阿犬
宁夏固原携手多地爱心企业人士捐赠千万余元 织密织牢“小百分比”特殊困难群体保障网
北京:金色稻田成秋日热门打卡地
青海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张谦接受审查调查